昨天,欧盟宣布在欧盟官方公报上正式公布碳边境调整机制(CBAM)立法。CBAM将于公布次日,即5月17日生效。这标志着欧盟碳关税所有程序已完成,将于今日正式生效。
什么是碳关税?
CBAM是欧盟“Fit for 55”减排方案的核心组成部分,该方案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碳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少55%。为实现这一目标,欧盟实施了12项新的立法措施,包括:
扩大可再生能源的采用
扩大欧盟碳市场
停止燃油汽车销售
建立碳边界机制
简单来说,欧盟对从第三国进口的高碳排放产品,按照其隐含排放量征收费用。
主要目标
欧盟引入碳关税主要是为了应对“碳泄漏”——这是一项由气候政策引发的挑战,欧盟制造商迁往环境标准较低的地区,导致全球二氧化碳净排放量没有减少。该机制旨在:
保护受到严格碳控制的欧盟生产商
增加排放目标较弱的外部生产商的成本
阻止欧盟公司将业务转移到排放成本较低的国家
同时,欧盟排放交易体系(EU-ETS)的改革将在2032年前彻底取消免费碳排放配额,进一步增加生产者成本。
实施时间表和范围
CBAM 最初涵盖水泥、钢铁、铝、化肥、电力和氢能等碳强度高、泄漏风险高的行业。实施流程如下:
试用期:2023年10月1日-2025年12月31日
全面实施:2026年1月1日
在运营期间,进口商必须每年申报进口货物数量和隐含温室气体,并根据每周欧盟排放交易体系(EU ETS)配额拍卖(欧元/吨二氧化碳)的价格购买相应的CBAM证书。免费配额的逐步取消将与CBAM的实施同步进行,时间为2026年至2034年。
对中国的影响
作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和进口隐含碳排放的主要来源,中国面临着重大影响:
中国输欧中间产品80%的碳排放来自金属、化学品和非金属矿物——CBAM下的高风险行业
预计影响:中国对欧洲出口总额的5-7%受到影响
预计出口减少:CBAM覆盖行业的出口减少11-13%
每年额外成本:1亿至3亿美元(占受保出口额的1.6%至4.8%)
行业示例:钢铁行业
中国钢铁行业面临着特殊的挑战:
每吨碳排放差距:与欧盟标准相差1吨
预计影响:贸易额效应160亿日元
关税增加:约26亿日元
成本增加:~650日元/吨钢(税负率11%)
机遇与挑战
在加大出口压力的同时,CBAM也带来了机遇:
碳市场发展:
中国碳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
现行碳价未能完全反映企业成本
需要加强欧盟沟通以考虑非定价因素
清洁技术进步:
传统产业必须追求“提质减碳”
光伏及新能源领域或将迎来“绿色机遇”
中国光伏产业的潜在出口刺激
中国企业可能增加对欧洲清洁能源技术的投资
留言